北大妇儿 建档 https://www.xiaomaiyunbao.com/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【吐槽电影院】原创内容,未经账号授权,禁止随意转载 久违了,同时登上主演名单的沈腾&马丽。 久违了,电影院里此起彼伏的欢笑声。 久违了,彻底忘记烦恼的两小时。 什么电影,有这么大的魅力? 相信你心里早有答案—— 《独行月球》 今天,《独行月球》开启25城点映,收获淘票票、猫眼双平台9.6的高评分。 说一句口碑爆了,不夸张。 事实上,院长在上周末看完《独行月球》首映后,三天过去,想起沈腾那张脸和电影里许多梗,仍忍不住嘴角上扬。 不盲目拉高你对这片的期待值,只说我自己的主观感受: 它让我抛下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,开心了两小时。 达成这“笑果”不简单。 开心麻花做到了。 含腾量 早在看预告片时,就觉得《独行月球》的设定有点意思—— 在不远的将来,人类为抵御小行星的撞击,拯救地球,在月球部署了月盾计划。 一天,小行星提前来袭,基地全员紧急撤离。 299人都撤了,偏偏就落了一个人在月球上。 你说这人惨不惨? 还没完。 被落在月球上的人,还没来得及嚎呢,就眼睁睁地看着小行星碎片撞向地球。 然后地球毁灭了…… 毁灭了…… 了…… “月球最后的人类”秒变“宇宙最后的人类”。 惨上加惨。 单说这设定,像悲剧还是喜剧? 别急着下结论。 再看看这张脸—— 对不起,沈腾。 你哭了,但我真的笑了。 这两年,观众摸索出了一个科学验证不了的标准: “含腾量”的高低代表了一种喜剧的保障。 首映之前,院长心里也惦记着,《独行月球》的含腾量到底有多少? 看完才发现,人家片名就已经“剧透”了——一个“独”字,就是精髓。 电影里,沈腾饰演的独孤月被落在了月球上,独自美丽。 因此全片最多的就是沈腾的独角戏。 含腾量直接爆表,喜剧效果也一整个拉满。 从性格上,独孤月就跟我们印象中的“登月英雄”不太一样。 别人加入月盾计划,誓要守护地球、力争上游;而独孤月,惦记着心爱的姑娘马蓝星(马丽饰),宁愿死守舒适区,做个简单快乐的“中间人”。 小人物的设定本身与“独行月球”这件大事形成强烈反差,于是,独孤月的一举一动都能催生笑点。 上一秒:冲鸭,我可以! 下一秒:啪叽,掉坑里。 自救先别想了,反正地球都毁灭了,干脆破罐子破摔吧! 无奖竞猜—— 独孤月死前唯一的心愿是啥? 提示:开门。开一扇猜不出密码的门。 就连反复开门的过程,他一个人也能把全程观众逗得前仰后合。 而在又一枚角色出场后,影厅的气氛更是迎来了一波小高潮。 谁?比独孤月还戏精? 同样被落在月球上的一只金刚鼠。 贪吃,暴躁,战斗力爆表。 请尊称它一声,刚子。 如果要问刚子,在月球上生活是种什么体验? 它的回答应该很简单: 吃饭,睡觉,打独孤月。 如果要问独孤月,被落在月球上最惨的是什么? 他…… 别问了,看看这张被刚子爆锤的脸。 名为互殴实为挨揍,一人一“鼠”的相处日常成为电影的神来一笔,狠狠戳中我的“笑巴”。 不仅贡献了很多包袱,也为一段动人的跨物种友谊埋下伏笔。 不夸张地说,只要这二位同框,你就别想冷静。 尤其在不打不相识阶段,独孤月每一次主动挑衅,都是在给自己抬棺。 管你大铁铲还是加特林,刚子的铁拳,会让你知道你对金刚鼠的力量一无所知! 而独孤月的“美鼠计”,会让你知道…… 人类有多么诡计多端。 在沈腾精准到“令人发指”的表演节奏下,不管是他的独角戏,还是和袋鼠的互动,都能做到全程调动观众情绪,没有走神的空间。 独孤月这个人的成长变化、情绪起伏,也都体现得极为流畅,令人信服。 举个例子: 独孤月连被刚子揍懵的状态都层次鲜明。 从逃窜到闪躲,再到鼓起勇气回击可惜气没有鼓满,到后来已经眼神涣散。 100%含腾量带来接连不断的笑点,让我忍不住想大呼: 沈腾,不愧是你! 异球恋 孤寂的月球因为独孤月大战金刚鼠而变得热闹起来。 但他俩都没想到的是,热闹的不只他们,还有—— 惊不惊喜?意不意外? 独孤月一个人在月球放飞自我,却不知他的一切都被跨球实况直播。 马蓝星和月盾计划全员们见证了,好好一个人,比袋鼠还疯。 他们很快做出一个决定: 把独孤月的月球实况分享给所有幸存的地球人,让他的“英雄精神”鼓舞众人,照亮未来。 于是,又一轮爆笑宣告开启。 真有你的,开心麻花。 第一次对月球下手,原本令人担心的科幻背景不是噱头也没拉胯,而是奇妙地与剧情无缝衔接: 全民直播,打造偶像,跨屏互动…… 一系列当下的热门元素融入剧情,碰撞出独特又合理的冲突与笑点。 独孤月在月球的一举一动都被直播出去,对地球幸存者来说是全民追星,对于独孤月来说则是大型社死现场。 不可控的奇葩日常与无比真实的reaction,简直珠联璧合。 上一秒,独孤月举起加特林开冲,“粉丝”们激动地振臂欢呼。 下一秒,独孤月被刚子打得满地找牙,“粉丝”们的沉默震耳欲聋。 孤勇者还是谐星? 这是一个问题。 在人群之中,最早知道问题答案的,恰恰是独孤月惦记了好几年却连话都没说上几句的基地指挥长,马蓝星。 独孤月为啥会被落在月球上? 说出来怕你笑出声—— 紧急警报拉响时,他正沉醉地听着音乐,给马蓝星写情书。 一不小心,不仅错过了女神,还差点跟地球母亲诀别。 单相思就这样变成了“异球恋”。 在独孤月独行月球的前提下,沈腾和马丽实际上的同框率并不高。 但丝毫不妨碍这对老搭档默契满分,火花四溅。 “沈马”的表演分别让两个角色立了起来。 一个外“中间人”内孤勇者,一个外百炼钢内绕指柔。 有来有回的表演,感染力破屏而出,让观众对人物关系喜闻乐见、充满期待。 看电影时一直觉得,独孤月和马蓝星这对CP即使相隔38万公里,也有着冥冥注定的宿命感。精神上从单相思一头热到跨星球同频共振,发展得细腻自然,使得淡淡的感情线极具张力。 喜剧效果就更不用说了,一路火花带闪电。 尤其是原本冷静甚至冷酷的大女人马蓝星,一次次被独孤月猝不及防的举动震撼到“破防”时,那不忍直视或满头黑线的表情,仿佛在演大银幕前的我本人。 即使不同框,当独孤月对着马蓝星的抱枕浮想联翩,马蓝星隔着屏幕吐槽独孤月不靠谱时,一个个一闪而过的小表情、小动作,也都能被清晰捕捉到笑点。 马蓝星,我的大银幕嘴替 在导演的把控下,喜剧包袱和科幻背景没有消解彼此的优势,反而得到平衡,演员的配合也相得益彰。 这让电影在释放“欢乐基因”的同时,也展现出超预期的温暖质感。 遍地彩蛋 《独行月球》的剧情不复杂。 但剧本完成度高,细节丰富。 沈腾、马丽领衔,黄才伦、常远等人助阵,开心麻花的黄金阵容为电影铺好了喜剧底色。 他们的默契配合,成功拿捏了表演的“气口”,让每个包袱都抖得响亮。 比如黄才伦饰演的“配音大师”。 一出场架势十足,然而不靠谱程度与独孤月相得益彰。 独孤月“人设崩塌”,有他一半功劳。 抖包袱、爆梗,都讲求节奏。 演员表演的节奏精准,再老的梗也能玩出新花样。 大家一听到就想喊“罚钱”的谐音梗,这次就被玩得明明白白,不仅不想罚钱,还想听听你还能怎么“谐”。 现实中常被调侃的多喝热水,被常远和马丽一升级,“多喝烫水”梗眼看就要火出圈。 还有许多不属麻花旗下,但同样自带笑点的熟面孔。 “三如长老”李成儒,正经严肃中被喜剧结构出一丝诙谐,金句频出。 更大惊喜要数黄子韬。 什么叫出场即高光?看完电影你就懂了。 原来敢于自黑的韬韬才是天生喜剧人,一开口就在人的笑点疯狂蹦迪。 不管是一路反差、错位到底的喜剧手法,还是自带笑点和弧光的鲜活人物,《独行月球》的那股“气”一直在。 从头到尾没松懈、不拉胯,始终带给观众轻松愉悦的观影体验。 这样的高完成度,最能体现创作者的用心与诚意。 举个例子:电影的BGM也颇为加分。 各款插曲、配乐不仅烘托情绪,还能带人抖腿,甚至能贡献笑点。 开场没多久,伴随地球毁灭,腾格尔一嗓子差点给我唱出马甲线,你敢信?! 这样久违的观影体验,是令人怀念也令人回味的。 实在太久没有一部电影,能让人抛下生活和工作中的烦恼,痛痛快快地笑一场。 希望《独行月球》的上映能成为一根引线。 不仅引爆沉寂了许久的电影市场,也能重新点燃我们享受生活、汲取快乐的热情。 大银幕前的你笑了,便是不虚此行。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【吐槽电影院】原创内容 ![]() |
1
![]() 鲜花 |
1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业界动态|许昌信息网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请发表评论